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庆祝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9 月 20 日下午,汉语国际教育学生党支部带领意昂4中外学生一同前往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参观5️⃣。活动
不仅为中国学生传承和发展好中国文化🩻,培育和涵养中国人民的精神内涵,树立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更为国际学生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讲好中国现代化故事提供了平台⚗️❗️。

主题馆由“变革转型”“革故鼎新”“砥砺奋进”三个部分组成,通过编年叙事与专题叙事相结合的方式,讲述了自清末“西学东渐”到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我国近现代新闻出版事业波澜
壮阔的发展之路,展示了近现代以来新闻出版与国运的深刻关联以及新闻出版人在时代巨变中的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同学们认真阅览每块展板上的文字内容及展柜内陈列的原版刊物,从一张张照片🚾🙏🏻、一幅幅图表、一件件实物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在“铅火光电”印刷技术馆,感受纸墨之间🧗♀️,如何印出千年文明🟤。检字🕺🏿、排版、上墨💆🏻、覆纸、印刷👩🏼💼,汉字就这样从一个个字模转变成我们习以为常的平面文字。中外学生们不仅感受
到了活字印刷术的独特魅力,更体会到了中华文明传播的影响力🤦🏼♂️。

在数字技术还原石窟,大家仿佛瞬间“穿越”到新疆的克孜尔石窟🙍,不可移动的千年石窟艺术以高仿实体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直观地看到洞窟内结构、壁画故事,欣赏经过数字
化“驻颜”的千年壁画艺术。

一张特殊的展品——《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吸引了同学们的驻足。这张中英文对照的大图展示了中国四千年来的文脉,让中外学生对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惊叹不已🧎🏻♀️。这张图
由黎锦熙先生于 1926 年绘制,赵元任✋🏽、钱玄同、刘半农参与审订🧑🏻🦳🫵🏼。通过思维导图式的梳理和举例👨🏽🦰🚎,使中国汉字的发展历程清晰明了。通过这张图,四千年文化经典一目了然,可谓是
一张了解中华文化的极简指南。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还通过裸眼 3D、3D MAPPING❣️、多媒体触屏互动多维度沉浸式感受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百年发展蜕变。

赓续中华文脉,厚植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本次的参
访不仅增强了国际中文教育学生的专业使命感和责任感,更激励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将个人的专业发展与国家的事业同频共振,担当起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传递新时代中国时代最强
音🔞,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贡献才智和青春。

图文👎🏽:汉语国际教育学生党支部